报告:汽车品牌须关注消费者声音避免自我感觉良好
发布时间:2019-06-12 16:20 来源:中新网 编辑:谷小金
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25日披露的一份报告显示,中国一些车企对“数字品牌形象”的认知和消费者存在明显的落差,简单而言,就是车企试图传达的并非消费者关注的。

这份报告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交和洞察解决方案???供商AdMaster推出。结合社交大数据分析及汽车行业研究经验,AdMaster构建了专属汽车行业的数字品牌形象知识图谱,层层下钻分析了86个品牌的品牌形象多级指标,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,划分正负面及中性舆情。
基于此,报告发现,2019年一季度,除了在“驾乘体验好”、“设计感强”、“外观悦目”、“有激情”、“动力强劲”等少数品牌形象类别上,品牌和消费者一致给予高度关注外,其他形象点,品牌和消费者存在明显差异。
比如,品牌大力传播的“引领潮流”“关怀客户”“科技领先”等“高大上”关键词,在消费者的关注中均排名下游,同时,消费者关注排名靠前的“安全性高”“性能卓越”“经久耐用”“年轻”“使用省心”“内饰精致”“接地气”等关键词则并非品牌宣传的重点。
除了整体形象认知上的差异,对于单个品牌形象,品牌的诠释跟消费者的期待也有较大差异。
比如受追捧的“智能化”,品牌传播的关键词普遍聚焦“自动驾驶”这一前沿科技,而消费者认为的智能则更多关乎“辅助”这一实用功能。
比如在诠释“设计感”时,大部分品牌都把“外观”和“动感”作为核心传播点,而在消费者心智中,“设计感”更多是指“豪华感”的营造和“经典”的传承。
AdMaster洞察合伙人沈思永(AlbertSim)表示,“品牌形象”对任何品牌来说,都是至关重要的,它不仅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,也左右了他们的购买选择。如果不关注消费者自然声量,品牌极易陷入“自我感觉良好”的误区。(完)
- 报告:汽车品牌须关注消费者声音避免自我感觉良好
- 位列中国电子信息四强东旭集团2018年度品牌价值大增25%达223.83
- 最新:特朗普正式宣布推迟汽车关税欧元区还有大跌的风险?
- 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投产
- 泉峰汽车逆车市寒流诡异增长现金流屡降疑体外循环
- 再也不用担心开车时遭遇强光、大雾,汽车的智能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已研制
- 车险链条众生相:消费者“被宰”、险企“背锅”、中介“赚大钱”?
- 看好消费布局,德银、华兴资本重申乐信买入评级
- 工信部未收到“水氢汽车”准入申请
- 兴化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“回访机制”精铸“无讼村居”品牌
- 青年汽车曾因问题车型被处罚申请国家补助被核减为0
- 抢跑AT拿到消费金融牌照后,度小满能否走过“J型曲线”拐点?
- 购买网课却遭延迟开班消费者起诉培训机构
- 旅游达人VS宅一族:“五一”消费传递哪些新趋势?
- 拉夏贝尔“超速后遗症”旗下多品牌设计同质化严重
- 携程入围BrandZ8482;中国百强榜单品牌获更多年轻用户关注